增发国债为什么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国债是紧缩还是扩张
发布时间:2023-10-25 09:49:43 来源:96845 编 辑:9万精品
2023年10月24日消息,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据财政部介绍,资金将重点用于八大方面: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有网友表示:“ 这几个项目都能落实到位那真的太有必要了,2023年的自然灾害多,也暴露出了一些城市在应急能力提升以及城市排水排涝系统建设方面确实存在问题。基础设施建设确实是费钱的大工程,但是很有必要,。 ”
增发国债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是因为通过增发国债,可以让经济体系中货币供量的增加,是经济扩张行为,我国历史上共三次在年内追加赤字,均是用于增发长期建设国债,稳增长意义显著。我国财政史上仅有1998、1999与2000年三次年内追加财政赤字,用以稳定特殊时期的经济增速,审批节点均为当年8月的人大常委会议,在预算调整后进行长期建设国债的增发。1998年,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剧烈冲击,1999年受洪水与经济危机余波冲击,2000年国内需求不足,在这类特殊时期加大逆周期资金调节意义重大。根据《关于1998年中央决算的报告》中提及的数据计算可以得出,每1元的长期建设国债,可以带动GDP增长1.56元,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显著。 ![]()
可以期待的是,1万亿国债将对实体经济的积极影响——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柱,对于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1万亿国债将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提高我国的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水平,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是民生改善。
民生是国家发展的根本,1万亿国债将用于民生改善,包括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
这将有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消费能力,从而刺激内需,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
三是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实体经济发展的源动力。1万亿国债将用于科技创新领域,支持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的发展。
这将有助于提高我国的整体科技水平,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